保税区内的维修业务是一项利润丰厚的生意,而能够获得在保税区内部维修资格的企业才能够开展这项业务,为了确保能够持续开展这项业务,综保区内具有维修资格的企业应当对一些会被暂停维修业务的规定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那么保税区维修企业触犯哪些情况会被暂停维修业务呢?

一、维修业务条件发生变更的情况
保税区维修企业都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在保税区内进行维修业务。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获得了在保税区内开展维修业务的资格,但海关总署每年都会这些具备维修资格的企业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一旦出现维修业务条件出现变更的情况将会被暂时暂停在保税区内开展维修业务的资格。
二、涉嫌走私被海关总署立案调查
在保税区内开展维修业务的企业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需要注意在实际开展保税区维修时,一旦发生涉嫌商品走私的情况时将会被海关总署立案调查,而在调查结果出台之前,该综保区维修企业的维修业务也将会被暂停。
三、未在规定时限内处理边角料的
对于具备在保税区内维修商品资质的企业而言,需要对维修时更换下的边角料废料坏件等物件明确对其处理的期限,处理的时间可以根据和接受服务企业之间签定的维修合同的时间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但一旦确立处理期限未在期限内完成处理工作的保税区维修企业也会被暂停维修业务。
保税区内的维修业务的审批极为的严格,能够获得开展这项业务资格的企业都对此非常的珍惜,为了确保能够获得长期开展这项业务的资格,保税区维修企业应当对一些会被暂停维修业务的规定进行详细的了解,确保不会因为触犯规定而被暂停在保税区内维修的资格。